大陸.資金.對策/台商大陸取得政府補貼分析
台商在大陸常因不同理由獲得不同政府補貼,如何爭取政府補貼及如何進行財會稅務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事。
今年由於中美貿易引發的關稅問題,讓大陸許多地方政府為了減緩對當地出口的衝擊,紛紛以各種理由針對受影響的企業給予不同程度的政府補貼。
問題是台商常把大陸的「稅收優惠政策」與「政府補貼」混淆,稅收優惠政策除了早期的兩免三減半(企業所得稅兩年免稅三年半稅),或是現在仍常被台商引用的高新技術企業15%所得稅優惠稅率,或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免徵減徵技術轉讓所得的企業所得稅、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之外,大陸官方還針對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新能源、軟件、半導體等特定行業,制定了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例如軟件企業的增值稅「即徵即退」便是一例。
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的不同處,在於稅收優惠比較傾向於是全國性的統一規定,一般都是在「國稅」範圍中給予優惠,也就是在屬於中央的稅收權力範圍內操作,多是由北京的國家稅務總局負責操盤;至於中央以不同名目,將專案補助款分配到各省市後,再由各地方政府依條件撥款給當地企業,這就是所謂的 「政府補貼」,政府補貼雖然最後是地方政府執行,但補貼資金的來源多是來自中央的專項財政支持。
當然,也有部分政府補貼資金就來自地方政府本身財政收入,不管是中央還地方政府的補貼資金,台商可以爭取的政府補貼有企業扶持資金、物流補貼、出口增量補貼、技術改造補貼等,以上海為例,上海市從市、區到街道三級政府,每年都會從自己的財政留成中,拿出部分資金以扶持企業發展名義在企業納稅後返還給企業,很多台商誤以為這是稅收優惠政策,但其實是基於納稅基礎上的財政返還,也就是政府補貼,直到今天為止,註冊在上海很多區內的台商,仍然享受著增值稅按繳納金額的5%到8%、企業所得稅按繳納金額的6%到10%等不同條件的政府補貼。
除此之外,大陸有很多開發區或工業園區,會針對區內的企業用地、融資等方面給予政府補貼,除了台商熟悉的購地款返還,也就是假設土地一畝購買20萬人民幣,地方政府在企業付清20萬後,往往會再返還企業一定金額的土地款做為政府補貼,或是其它以稅收獎勵、實物補貼、現金補貼、財政貼息等不同名義所構成的政府補貼內容。
要注意的是,大陸各級政府補貼,有些是一次性,有些則可以按年重複申請,比如新設企業落戶時,地方政府給予的裝修補貼或購地補貼等,通常屬於一次性政府補貼,至於有些人才引進補貼、個人所得稅補貼、企業貸款利息補貼、科技研發補貼、職工教育補貼等,只要當地政府的補貼政策沒有失效,都屬於可以每年申請的政府補貼範圍。
在財務處理上,台商取得的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貼,應按經濟業務實質情況,分別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但在稅務處理上,由於台商取得的政府補貼一般不屬於不徵稅的收入範圍,所以都應繳納企業所得稅,需特別注意的是,如果補貼收入在會計上存在遞延收益情況,那就應該按權責發生制分期確認政府補貼收入,也就是稅務處理上是按當期收到的政府補貼全額一次性繳納企業所得稅,於是政府補貼產生會計認列與稅務處理的時間差異成為常見現象。
(本文發自上海,網址www.myChinaBusiness.com)
新百王證券 電子交易CP值領先者
營業員:曾坤琦 07-241-9575
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11號B1
100年金管證總字第0066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