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地震20年 十大倒塌危險基因你家中了幾項?
921地震今年滿20年,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表示,唯有避開921大地震倒塌受損大樓設計施工的十大危險基因,並透過建築內部鋼筋混凝土結構及施工品質控制,才能確保蓋出禁得起地震考驗的建築。
十大危險基因包括結構平面及立面不規則、一戶四根柱~單跨建築柱子太少、軟腳建築、短柱、短梁等不佳設計、混凝土品質不良等。
戴雲發理表示,台灣因地理環境的關係,每一次地震都考驗著建築物對於天然災害的承受度,一旦建築的結構不穩固,小則建物牆壁龜裂,產生漏水等;嚴重一些,鋼筋外露遭受風吹日晒鏽蝕後,影響建物安全。
他說,大部分的人看房子只看外表,真正攸關房子安不安全的建築物內部鋼筋結構品質,由於被混凝土包覆完全看不見,且交屋驗收時也無法查驗,記錄建築物的細節顯得更加重要。
如能將重要的結構安全系統規劃設計,以及結構安全施工過程的品質部分,經過一套嚴謹的規範記錄,並納入有血統證明的建築安全履歷,製定蓋房子的SOP標準作業流程,蓋出來的建築物除了美觀,也可讓人住起來安全又安心。
戴雲發表示,結構安全最關鍵的是鋼筋綁紮及混凝土品質,這部分應全程以影像紀錄公開透明化,同時採用創新建築4.0,如鋼筋預組工法、鋼筋混凝土預鑄工法、系統化鋼筋工法及系統模板工法,利用自動化加工技術,使其一體化與配件化,解決建築工人現場綁紮施工不易的問題,也可減少傳統模板施工所需增加的打底粉刷重量。
他表示,這類建築不僅耐震,甚至室外牆面不用再打底粉刷,即可直接真實呈現,或直接油漆或貼磁磚與石材,就能擁有超強防水能力,並可成為超越百年的建築。
戴雲發表示,建築結構安全,預防勝於治療。最好的預防,便是能在建造時就蓋出結構安全的建築物。政府推動的危老都更政策,若能將最高端、科技的建築工法導入,應能成為提升台灣建築品質的契機,讓民眾能住到一百年都不需要被都更的優良安全住宅,以免只有建造出更多新的但未必真正安全的建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