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甫專欄-不需長照的長照制度
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加速老化,截至去年底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率達12.51%,估算2018年比率為14%,到2025年就會跨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為此,新政府卯足全力拚長照,但財源如何籌措迄今仍是無解。日前擬提高遺贈稅與營業稅的稅率來籌措長照財源,但此舉立即引來不少爭議。
其實,營業稅從5%調高至5.5%,雖可以每年穩定增加260億至300億元稅收,但若再加上國民年金法已訂案的增稅1%作為國民年金財源,總計提高了1.5%,由5%一口氣上修至6.5%,幅度並不小,且幾乎所有東西都會受到影響,通膨上漲,最終受害的是窮人、低薪族和經濟弱勢者。而遺產贈與稅本來就是機會稅,稅收來源不穩定,而且還有一半要分給地方政府,是否能補足長照資金缺口,難以估算。
然而,過去在研究我國的健保制度時,我發覺我們設計的健保制度,並沒有太多經濟學的觀念,難怪健保破產一直是揮之不去的陰影。我們並沒有把誘因的觀念放入,例如,偏低的自付額導致大家拚命「享受健保」。我以前也發現新加坡的醫療儲蓄帳戶(medical savings account,MSA)制度,可以大大地減少健保的使用。
相同的,政府在設計長照時或許應該要換個思維,不是要把長照的責任完全攬在國家身上,甚至去滿足民眾低成本的長照大需求。同樣的,新加坡的醫療儲蓄帳戶也可減少長照需求。
我們最好是設計一個「不需大量使用長照的長照制度」。什麼意思?資料顯示現在台灣有48萬的老年人過著臥病在床的生活。狀況好一些的,可以讓人攙扶下床,坐輪椅出門,但更多的是插著鼻胃管餵食三餐,食衣住行、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顧,如此缺乏尊嚴的生活,在台灣平均長達7年。而同樣也有人口老化問題的芬蘭,他們的長照政策目標,是縮短老人臥床時間到2周。
這就是關鍵,台灣政策的重心是在照顧失能老人,而芬蘭政策的目標是在「預防失能」、「減少臥床時間」。根據「102年國民醫療保健支出統計」指出,從2004年至2014年,公共衛生支出占整體經費大都維持在4%左右,而個人醫療支出占比接近9成之多,顯示台灣國民醫療保健支出資源多集中在事後的「治療」,而事先預防性的公衛支出比重十分的低。
從歐洲各國的經驗來看,有不少國家比台灣更早進入老年社會,這些以社會福利為主的國家,除了致力完善高齡者的照顧之外,也努力推廣老人的自我照顧能力,不僅能有效減少投入長照資源,一方面也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健康、快樂、自在。
其次,我們來看看新加坡獨步全球的醫療儲蓄帳戶MSA,其思維值得借鏡。在新加坡看病的醫療費用可以由3個部分支付:自費款項、MSA的儲蓄,以及政府的補貼。其中的MSA的儲蓄是強制儲蓄,來源是類似台灣的全民健保費用。該帳戶儲蓄除了可以用於支付個人的醫療費用,也允許親屬之間挪用,以供不時之需,且在逝世後可視為遺產轉給受益人。
由於自費款項及MSA的儲蓄基本上都是民眾自掏腰包,因此在「使用者付費」的情況下,有效遏止醫療資源浪費,並培養個人對於健康的積極態度。
至於政府補貼,那是針對低收入、老弱傷殘及MSA帳戶破產者所提供的補貼,審核嚴格,不是全民通吃或免費午餐。因此支出有好的控管。
新加坡還於1990開始施行健保雙全計畫,作為第2道防線,也就是建立一個保險低廉的社會保險制度(MediShield),保費可由MSA直接扣款,但也可以不參加(或日後自願退出)而去購買經政府批准的私人保險作為擴充方案。
MSA健保帳戶是相當獨特的設計,將經濟學中使用者付費的觀念納入,可改正台灣人沒事就看病的壞習慣,且帳戶的使用完全與稅收無關,也無所得重分配的效果,但相對來說,個人健康責任與意識就相對地被注重。
我們建議政府可以借鏡新加坡的MSA制度,以此為基礎,建立國民健保及長照儲蓄帳戶,讓國人從小就開始自我管理「個人的基金」,進行儲蓄。而針對弱勢及最後個人長照基金破產者,國家的長照基金再接手照顧,這才是長照基金永續發展的合宜制度。(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中國時報)2016年07月13日 林建甫
新百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員:曾坤琦(三省一生)
地址: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11號B1
發富專線:07-2118888
分機電話:07-2118888轉212
聯絡專線:07-2414748、07-2419575
委任期貨商:大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商許可證號:100年金管證總字第0066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