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買到黑心口罩?藥師:外盒資訊可辨識真假
黑心口罩事件層出不窮,民眾擔憂買到假口罩,開業藥師今天說,傳統認明「MIT」方式已無法辨別口罩真偽,建議民眾除謹慎選擇購買通路,也能從口罩外盒來辨識真偽。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防疫物資成炙手可熱的商品,尤其口罩更是賣到缺貨。不過,近來卻有許多口罩被查獲是偽裝台灣製造(MIT)口罩,讓許多民眾擔心自己是否也買到假口罩。
過往許多民眾都會以口罩上面是否有「Made in Taiwan」鋼印的方式來辨別真偽,但開業藥師沈采穎說,這種方法已經無效,現在已有許多假口罩都會造假鋼印,企圖偽裝成真品,且也有部分口罩國家隊廠商製造的口罩並沒有鋼印,因此這已非判斷標準。
另外,也有部分民眾會用網傳火燒口罩等方式來辨別口罩真偽,稱真口罩因有熔噴不織布所以不會起火,但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理事長高孟熙說,這個方式不見得能分辨口罩真偽,有些仿冒的口罩內裡也有熔噴不織布,但可能品質不良,過濾率不佳而無法通過核准。
目前市面上口罩種類繁多,民眾該怎麼辨別真偽?開業藥師沈采穎建議,要單從一片口罩的外觀要來辨識真偽其實相當困難,但口罩外盒的資訊很重要,民眾可以從外盒來辨識,合法醫療級口罩外盒一定要有CNS檢驗標章、醫療器材字號、製造廠商名字、住址及電話等。
另外,外盒上的製造批號、日期也都難造假,民眾也都可以透過批號去電製造商詢問外盒的製造日期跟批號是否為真。
沈采穎也提醒,民眾在看CNS檢驗標章時必須認明「CNS14774」才是醫療級口罩,現在市面上有許多口罩有CNS檢驗標章,但非CNS14774,這些口罩雖然也是合法口罩,但並非醫療級口罩,可能只是普通防霾、防護口罩。
高孟熙也提醒,民眾購買大量口罩時,可能會拿到一包包全透明塑膠包裝的口罩,這些口罩可能不一定是假的,但民眾拿到時因為外觀沒有資訊,難辨識真假,因此也建議民眾盡量購買外盒有資訊的口罩。
除了辨識口罩真偽外,購買源頭也很重要,高孟熙說,除了口罩實名制,民眾也應盡量透過實體通路來購買,否則即便知道怎麼辨別真偽,但從網路買到假口罩機率仍相當高,可能買進之後才知道是假的,後悔莫及。
新百王證券 電子交易CP值領先者
營業員:曾坤琦 07-241-9575
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11號B1
100年金管證總字第00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