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情緒怎麼辦?實用法寶爸媽一學就上手
文/信誼編輯部整理
諮詢/王理書老師、陸雅青教授、陳質采醫師、呂俐安臨床心理師
要引導孩子覺察、理解、表達與調節自己的情緒,其實並不難。在信誼發表「親子互動情緒教養大調查」的同時,整理了許多專家的建議分享。以下是具備多年心理諮商與親職輔導經驗的親子教育作家王理書、長期幫助兒童覺察與理解自我情緒的市立大學陸雅青教授、陳質采醫師和呂俐安老師提供的一系列實用作法。
當孩子鬧情緒時,你也來試試這些法寶吧!
練習1 用比喻法,幫助孩子整理情緒
王理書分享2歲多的兒子有次跌倒,痛得放聲大哭。她只有蹲下來輕聲地問他說:「你很痛嗎?你的痛痛像西瓜那麼大?還是像蘋果那麼大?」當下淚眼婆娑的兒子緩了緩哭聲說:「像天空那麼大」,王理書知道,兒子明白媽媽看見了、也接納了他的感受。接著,她只是輕拍著兒子的背反覆問:「這樣啊!那現在痛痛有多大呢?」當兒子的答案,從天空縮小成屋頂、西瓜、蘋果,到像沙子一樣大時,她知道兒子的情緒也有了出口。先同理孩子,再幫助孩子用語言覺察與理解自我的感受、整理與表達出情緒的強度,這樣的引導,爸媽很容易上手。
練習2 用情緒溫度計,覺察與理解情緒
幼兒的情緒是很複雜的。有時,情緒中除了傷心,還夾雜著生氣、害怕自責或妒忌。因此,等孩子3歲以後,語言和認知能力進步了,建議爸媽在看見孩子有情緒卻無法表達時,可以問問他:「告訴我,0∼10你有多傷心?」用類似情緒溫度計的方式問孩子,爸媽會發現,孩子表面的情緒常常和真正的心意不同,比如:孩子哭,可能是因為自責。當孩子正在某種情緒中,就是學習情緒詞彙的好時機。像教孩子傷心時,可以跟孩子說:「當你覺得心痛痛的,就是傷心。」不過,像「妒忌」這類複雜的情緒,需要較多引導,爸媽可先問孩子:「0∼10,你有多想要他手上一樣的玩具?」或者「0∼10,你覺得他有玩具而你沒有,心裡會覺得怪怪的?」然後再連結感覺和情緒詞彙,和孩子說明這種感覺就是「妒忌」。
練習3 用數顏色遊戲,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陷在情緒中的孩子,建議爸媽可以和孩子輪流數空間中的顏色,問問孩子:空間裡哪裡有橘色?哪裡有藍色?當孩子跳出內在情緒,和外在世界有了連繫,注意力就被順利移轉。王理書指出:「需要被處理的不是哭泣,而是裡面受傷的心。」她認為不應該為了大人的需要而不哭或不笑。雖然,幼兒期她會容許孩子哭,但哭完後,孩子還是必須面對問題。爸媽如果在帶領孩子時,覺得孩子的情緒有狀況,一定要先回頭看看自己的身心是否安定,因為孩子常常就是大人的一面鏡子。
練習4 塗鴉畫畫,盡情表達與紓解情緒
任教於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暨藝術治療碩士學程的陸雅青教授認為,只要是人都有表達的欲望,而藝術創作是最適合孩子表達與調節情緒的活動類型。早在孩子能用語言清楚表達喜怒哀樂時,各種感受已存在他的生活中,沒有固定玩法的藝術創作活動,能讓幼兒在過程中自然呈現出他在乎的、喜歡的或是討厭的人、事、物,這些都是情緒。爸媽可以怎麼做呢?
1.準備一個情緒塗鴉角落。孩子開心的時候畫畫,傷心的時候也畫畫,任何時候都能畫畫。爸媽可為幼兒在家中準備一個角落,讓孩子一有感受便習慣到這個角落來。角落中要準備一疊空白畫紙或畫畫本子,以及可自由塗抹揮灑的色筆、安全蠟筆或顏料,鼓勵孩子沒有限制地把內心的所知、所感表現出來。
2.不要問「為何這樣畫」。當孩子塗鴉畫畫時,爸媽可以問孩子:「畫的是什麼?」但不要問:「為什麼這樣畫?」爸媽並不需要管孩子畫得像不像,也不需擔心自己看不懂,重點在於塗鴉的過程中,幼兒說不出的情緒已消化,壓力也已紓解。
練習5 聽音樂、玩黏土,壓力漸漸釋放
藝術活動中,聽音樂和玩黏土也是能舒展身心的選項。音樂能帶來不同的感受,達到轉變情境和情緒的效果。當孩子煩躁不安或High過頭時,聽聽像搖籃曲般溫柔的音樂,通常可讓他慢慢冷靜下來;若孩子的情緒低落,試試節奏明快、充滿活力的音樂或兒謠,讓他跟著擺動身體、哼唱;還可邊放音樂,邊讓孩子跟著節奏塗鴉,讓他的情緒「活」過來!
玩黏土更是一個非常適合幼兒調節情緒的活動。在反覆地擠壓、搥打、捏塑、建構成各種造型、把兩塊黏土隨意混色、塑型時,孩子有機會重新掌握現實生活中無法全然操控的自主性,而在隨心所欲的捏塑過程中,壓力也會一點一滴地釋放出來。
練習6建立情緒概念,練習分享感受
當孩子3、4歲有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之後,就可以進行更多的分享活動了。爸媽除了把握生活情境中的機會,讓孩子感受與分享情緒,陳質采醫師和呂俐安臨床心理師以「你會跟誰說?」活動為例。這個活動目的是讓孩子覺察及瞭解到自己想跟誰分享感受。進行如下:
1.引導孩子,舉例說明在高興或難過的時候,我們有時會想要和爸爸、媽媽、老師、爺爺、奶奶、朋友、娃娃或布偶說。例如:「你今天在學校學會做薑餅屋,好能幹喔!你想要分給誰吃?想不想告訴他你是怎麼做的?」
2.請孩子想想看,當他有高興、難過、生氣、驕傲等不同的「情緒或感受」時,會跟誰說?不同的心情會跟不同的人說嗎?例如:被同學欺負了,想跟爸爸說;老師誇獎你,第一個想告訴的人就是媽媽。討論過程中也可以留意,誰是孩子比較常想要分享的對象。
在鼓勵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時,請爸媽也示範說出自己的感受,並尊重孩子的每一個選擇及理由。從這些分享當中,不但孩子能學會探索和釐清自己的感受、認識情緒概念詞彙、練習表達與分享,爸媽也能從旁增添對孩子的瞭解,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原文出處https://bit.ly/364hZkM
新百王證券 電子交易CP值領先者
營業員:曾坤琦 07-241-9575
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11號B1
100年金管證總字第0066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