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是否正確使用安眠藥物?5招助判斷
長期以來,對醫病關係感興趣的專家一直在發展一些技術,讓患者有能力透過這些技術來評估醫師是否本著良知、本著專業來使用藥物。但可想而知,這是一件很艱鉅的工作。至今為止,尚無法做到。
主要原因是資訊不對等的情形太過嚴重了。一名醫師的養成過程中,他得花上無數個小時在訓練上,而且,他所學的還不只是知識,甚至是另一種「語言」── 如果要精確的說,那就是一整套「符號系統」。
如果不具備醫學訓練背景的人,很難理解這整套「符號系統」的運作原則,例如:糖尿病會造成血糖上升,血液滲透壓增加,腎臟功能會受損,血漿蛋白可能滲透出去,導致身體滲透壓下降,而造成下肢水腫。但腎臟同時又具備紅血球造血能力,也是血壓維持的重要一環,但糖尿病可能引起眼睛的視網膜病變,眼底的血管滲出液增加,讓病患視力減退。
所以,當一名抱怨視力越來越差的患者出現時,你可能難以想像:他站起來的頭暈(血管增壓素不足)、下肢水腫(血漿蛋白大量流失)、身形消瘦(糖尿病惡化)、貧血(腎臟分泌的紅血球增生素減少),事實上是跟他的視力減退(視網膜糖尿病性病變)相關的。
身為患者,千萬不必去硬記這些片段的知識。不是說這些知識有多複雜,也不是說醫學有多艱深,我們要考量的是:成本與代價到底成不成比例?
我可以確定:你只要每天念解剖書籍十個小時,連續念個一年,你一定會懂這些知識;你只要願意每天念藥理學十個小時,連續念個一年,你也會懂基本的藥理知識。但前提是,你必須先有足夠的知識,諸如:生理學、生物化學、生物學、組織學、病理學等等的基礎。
而安眠藥物又是屬於作用在大腦的藥物,藥性更是複雜艱深,你得熟悉神經解剖學與神經生理學之後,再來理解神經傳導物質的理論,才有辦法真正掌握這些藥物。
所以,不要設法去「掌握藥物」,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事實上,倘若你真的有能力分析處方的優劣,那你根本也不需要去看醫師了。
所以,筆者會建議的方法是:「掌握醫師」而不是「掌握藥物」。因為醫師也是人,有人性,既然有人性,就會有缺陷,可以讓你有機會去掌握他;而藥物是學術理論與高度工業科技的結晶,你是不容易去判斷的。
實際上執行的方法就是:
第1招/有問題,盡量發問
發問不但是為了充實自己知識著想。發問還有探測醫師的功用。首先,它可以測量醫師的耐心。一個沒有耐心與愛心,不能為患者設身處地去思考的醫師,是不太會有耐心來解釋藥物的,雖然你未必聽得懂醫師的解釋,但你可以看得出來醫師解釋的態度與誠意,當醫師越是希望你明白,表示他越在意你的反應,也在意自己治療的效果。
其次是測驗醫師的解釋能力:倘若醫師越能解釋自己的用藥,表示他越常反省自己的用藥原理,他在意治療的效果,也願意聽取患者的反應。所以,萬一醫師的解釋你完全聽不懂,而經過追問後,還是聽不懂,這很有可能是醫師完全按照學理在開藥,而不注意臨床上患者的反應。
第三是醫師對於會發問的患者,通常會比較謹慎使用藥物:這是人之常情,有壓力才會更努力表現。
但是,我們是否可以無止盡的發問呢?答案是不行的,因為,如此一來,你會讓醫師感覺到被威脅 ──
第2招/不要讓醫師感覺到被威脅
這實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明明求助的是民眾,卻要自己去體諒與揣摩擁有專業知識的權威醫師。然而,在醫病關係緊繃的今天,如果你想要獲得醫師更多的關注,就非得這樣做不可。
在民風純樸的過去,醫師的權威性更高,資訊不對等的情況更嚴重,但相對的,也是擁有懸壺濟世熱情的醫師最適合生存的年代;如今,事不分大小,動不動就告上法院,古道熱腸的醫師被告的被告、退休的退休,剩下來的,都是戒慎恐懼、隨時準備自我防衛的醫師。
一旦醫師開始自我保護,就像貓頭鷹縮進了樹洞,就連其他醫師也未必能看穿他的內心真意,更何況是專業知識有限的民眾?相同的情形一樣發生在司法界,原被告雙方律師都是專業人士,一樣未必能看得懂對方的安排與設計。
可想而知,如果要讓醫師為你而賣命,你就不能嚇跑醫師:隨時在心中想像一隻戴著博士帽的貓頭鷹 ── 如果你講的話、做的事嚇壞了牠,牠一鑽回森林裡的樹洞,你就找不到牠在哪裡了。
而哪些事物會讓醫師感覺到威脅呢?老實說,個體差異太大了,沒有辦法列出一個「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的表格來。比較有效率的方式,是看醫師的情緒反應 ── 在心理上,憤怒是「無助感」的表現,也是「恐懼感」的投射。
登山的人都知道:會被毒蛇咬,通常是你渾然不覺的闖入了牠的地盤,牠在恐懼又無助之餘,出於自衛,不得已才出口咬人。人也一樣,「憤怒」是一個警戒訊號:如果醫師看似要生氣了,那你大概明白:自己的言行舉止已經讓他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了,這時,你就得收斂一下自己的問題。反過來,如果你也沒問什麼,醫師就快要發火了,這透露著對方的心虛與不安,絕非權威者的傲慢。
記住:把自己當成非常知人善任的CEO,而把醫師當成你的手下大將── 怎麼讓你的醫師發揮最大能力,這就是你的本事了。
第3招/了解醫師的治療計畫
醫師在使用安眠藥物時,未必會有個完整的治療計畫。這時候,醫師只是想靠藥物讓你入睡,至於要使用多久,接下來該怎麼辦?什麼時候停藥,那就統統不管了。
但是,如果你長期看同一位醫師,而你又是個好奇寶寶,總是在他可以忍受的範圍底下問個夠,特別是針對「接下來的計畫是什麼」的問題── 醫師就會發現:不知怎的,他就認得你了;若你又愛問「計畫性問題」,他自然而然就會開始規劃起你專屬的治療計畫,例如:第幾週到第幾週,使用什麼樣的藥物;如果睡眠品質太差,可以加上什麼藥物?如果入睡困難,那該怎麼解決?如果合併憂鬱型的早醒型失眠,那他該怎麼因應?
如果一切都沒問題,而你又希望減藥,他該採取何種方式減藥?
畢竟對於醫師而言,治癒一名病患,他就少一名病患,所以,如果你不主動要求減藥,他就會繼續開同樣處方下去;然而,對於一位讓他得大費唇舌、卻又不至於會惹他生氣的病患,基於時間成本考量,他就不見得會想長期繼續看下去。這時,他就會開始建立起你的治療計畫。
好好弄清楚醫師的治療計畫,確保自己的用藥安全,至少你會知道:什麼時候會加藥,什麼狀況下會減藥,什麼時候又能停止使用藥物。
第4招/不必背藥名,但是要把藥名抄下來
藥名通常非常難記,讀者也不必去記。甚至,醫師也根本記不完所有的藥物。所以你與其含含糊糊唸了一個藥物的名稱,讓醫師搞不清楚,還不如乾脆抄下來,寫在紙上,到時候拿給醫師看,那最是明白。由於中文譯名尚未統一,所以若你要抄的是藥袋上的藥物,你就得抄原文的藥物名稱。
第5招/注意醫師什麼時候開始開藥
醫師有時候是在你全部講完之後,釐清問題後,仔細深思,然後才開處方;有些是你講什麼,他就開什麼;可想而知,前者的縝密度遠高於後者。
上述是幾點基本的判斷醫師法則。其實,你只要會判斷醫師用不用心,那麼你就能間接知道拿到的安眠藥到底好不好。這是更為直接,且實務上可行的方法。
本文出自寶瓶文化《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
華人健康網作者圖文提供/寶瓶文化 | 華人健康網 – 2016年7月8日
新百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員:曾坤琦(三省一生)
地址: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11號B1
發富專線:07-2118888
分機電話:07-2118888轉212
聯絡專線:07-2414748、07-2419575
委任期貨商:大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商許可證號:100年金管證總字第0066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