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聽清楚說明白 縮短認知差距


大家可能有類似的印象:發生重大社會事件,面對媒體詢問時,發言者常常雞同鴨講。不禁讓人質疑:是誰派這樣的人出來講話?尤其是發言者的階層,提升到最高領導者的時候。

 

高階主管想滅火,不能滅火的基本原因大概有五:一是來不及準備,急著出面撇清;二是認為事情沒那麼嚴重,敷衍敷衍、應付應付;三是缺乏正確充分的資訊,未經查證隨意披露;四是平常習慣指揮,想用自己的看法表達,完全忽視他人觀感和後果;五是幕僚群專業性不足且缺乏應變能力,亂出餿主意。

 

難怪有人半開玩笑說:出了事,千萬不要亂說話,尤其不要讓老闆第一個出來說話,以免事情鬧大。

 

不但發言要謹慎,主管和部屬的對話,也要看場合、看時機、看對象,用對方法。

 

宋朝的蘇軾,寫過一篇《日喻》:「有個盲人,天生失明,沒看過太陽,問明眼人太陽的形狀。有人告訴他:『太陽的形狀像銅盤。』盲人找來一只銅盤敲了敲,以為銅盤發出的聲音,是太陽的聲音,有天聽到了鐘聲,把鐘當成太陽。另一個人告訴他:『太陽(光芒)像蠟燭。』於是他摸了摸蠟燭,某天碰到籥(古代簧管樂器),誤以為手中拿的是太陽。」

 

講話的人,往往認為自己講得很清楚,聽話的人,可能聽得很模糊。主管的表達方式和內容,如果只是單純傳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沒把部屬的理解能力和執行能力考量在內,極可能變成很片段和抽象,再加上雙方缺乏進一步的互相印證確認,發生差之毫里,失之千里的錯誤,一點也不奇怪。

 

正如同明眼人告訴盲人何謂太陽,如不能考量太陽「形而上」的形狀和意義,和兼顧盲人只能憑觸覺和聽覺替代其他感官判斷的習性,難免讓人錯判。

 

主管話說清楚了,遇到少一根筋和喜歡自作聰明的部屬,也是件頭疼的事。

 

《笑林廣記》中有個縣令,要僕人到市場買「竹竿」,僕人到了市場買了「豬肝」後,手邊剩下一點錢,心想:縣太爺既然想吃豬肝,想必會吃豬心,順手買了一副豬心,放進懷裡(縣令不吃,自己也可以吃)。

 

回到縣衙後,縣令看僕人沒帶竹竿,問他:「我要的竹竿呢?」僕人提起手上的豬肝回答:「在這裡,非常新鮮!」縣令知道他聽錯了,忍不住問他:「你的心在哪裡?」僕人覺得縣令好厲害,連忙把放在懷裡的豬心取出:「心在這裡」。

 

當主管告訴部屬自己的要求和想法,即使部屬表示已經了解,仍得靠後續的觀察確認,方能確定不是瞎貓碰見死耗子。與其抱怨部屬不會「聽」話,「做」出來的結果很離譜,倒不如先自省表達能力,以縮短認知差距。畢竟,把豬肝當成竹竿還好,把枇杷當做琵琶來演奏可不妙。

 


(作者是易群企管顧問有限公司資深顧問,本專欄隔周三刊登)2015-09-23 03:04:12 經濟日報 劉順杰

 

 

新百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員:曾坤琦(三省一生)
地址: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11號B1
發富專線:07-2118888
分機電話:07-2118888轉212
聯絡專線:07-2414748、07-2419575
許可證號:100年金管證總字第0066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uincy1550 的頭像
    quincy1550

    新百王證券

    quincy15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