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名家觀點/個人化數位金融 台灣做對了嗎

 


iPhone 6s在台灣開賣了,從第一代iPhone賣到現在,到底對資訊使用的模式有甚麼影響?這點或許要從諾基亞時代開始說起。諾基亞衰敗,它們沒有做錯事,只是沒有做對事。

 

在諾基亞時代,「客製化」是最時髦的觀念,諾基亞沒有做錯,甚至將客製化提升到大量客製化,在全盛時期,一年要設計6,000種不同的手機,當時芬蘭被譽稱為設計之都,要為高階主管、工程師、學生、女性……等不同市場區隔,設計出不同的手機外型與功能。但是,iPhone出來了,一種大小、一種形式、一種顏色、居然是一個標準化的產品,不管是誰……你拿的手機幾乎都是一模一樣,完全沒有客製化。標準化的產品,居然打敗了大量客製化的諾基亞。

 

這讓我想起台北西門町的阿宗麵線,也是賣一種產品,只分大碗與小碗,業績卻打敗了許多當地賣上百種菜色的客製化餐廳。原來,iPhone手機也是一種阿宗麵線。我們常常忘了,標準化的大量生產是最有利潤的,客製化或差異化是成熟市場才需要的,所以iPhone到最近幾代才推出小量的客製化。

 

更進一步的說,iPhone手機,不是客製化,而是一種「個人化」的產品。

 

顧名思義,客製化是製造出來的,是由一群聰明的設計師,在實驗室想像出來的。這讓我不禁想起,需求到底是設計出來的?還是創造出來的?我有一次要到Walmart買牙膏,因為家中只缺牙膏,逛了一圈之後,買了一車子的東西,但是卻忘了買牙膏。如果需求是被創造出來的,到底是誰創造出來的?

 

客製化的觀點,在於分析與設計需求。個人化的概念,則在於讓個人參與,自己創造需求。

 

舉例來說,iPhone手機剛買來時,是一個標準化的產品,但是使用了一小時,就成為我個人化的工具。過去,我可以借你的諾基亞手機用用,現在,如果我向你借手機用,你借嗎?多半不能借,因為裏頭有太多的私人數據,有太多的秘密了。

 

其實,在互聯網(網際網路)的世界中,是個人化的世界,你看,雅虎、谷歌、臉書有針對不同族群客製化嗎?他們不也是如iPhone手機一般,只有一個網站。但是會因為使用者的參與,而出現不同的個人化瀏覽路徑,只是在個人化的層面上,又可以分做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雅虎,它的個人化是由分類目錄完成的,你可以選擇看不同的新聞、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功能。但是在這個層次上,除了瀏覽路徑之外,用戶並沒有主動留下個人資料。


第二個層次是谷歌,個人化是由搜尋關鍵字完成,我不需要了解谷歌對資訊的分類目錄,只要輸入關鍵字,谷歌就把各分類的資訊,無論是新聞、商品、網頁……統統一次找給我。但是雅虎與谷歌對使用者使用上是費力的,因為使用者必須要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使用者真的知道自己要甚麼嗎?其實想自己的需求是很費力的,「隨經濟」強調使用者需要的是毫不費力。


第三個層次是臉書,在臉書的使用上,我們沒有分類目錄,沒有關鍵字搜尋,而是智能化的大數據推薦。今天上臉書,能看到甚麼資訊,我不需要浪費心思去思考,而是經由我過去上臉書的瀏覽行為,由我好朋友的推薦,加上臉書的大數據智能化的挑選而出來的。

 

我在想,iPhone都進入第六代了,台灣的數位金融個人化服務可能還停留在第一個分類目錄的層次。他們沒有做錯事,只是在層次上,沒有做對,令人憂心。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專任特聘教授)2015-10-15 04:26:18 經濟日報 盧希鵬

 

 

 

新百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員:曾坤琦(三省一生)
地址: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11號B1
發富專線:07-2118888
分機電話:07-2118888轉212
聯絡專線:07-2414748、07-2419575
許可證號:100年金管證總字第0066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uincy1550 的頭像
    quincy1550

    新百王證券

    quincy15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