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心悸、快暈倒是心臟病?當心,恐慌症作祟!
莫名遽然出現心悸、頭暈等不適,甚至感到呼吸困難,精神科醫師提醒,若上述不適症狀老是突如其來發生,且發作時強烈不適到彷彿快要昏倒,或快要死掉一樣,當心,恐是恐慌症上身。應適度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採取全方位的生心理治療,才不會對生活品質帶來影響!
莫名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快暈倒?當心,恐慌症作祟!
1名30歲的洪姓銀行員,平時生活作息規律,工作及身體健康狀況都很正常,且無抽菸與過量飲酒的習慣。可是3個月前,某日返家後,卻突然感到極度強烈的害怕與恐懼感,且伴隨有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全身冒汗顫抖與手腳發麻等不適感,甚至覺得自己快暈倒了。在太太陪同下前往附近醫院急診室就診,大約過了半小時後,洪先生的身體不適等症狀開始慢慢緩解,各項檢查正常,急診室醫師告知可能是「過度換氣」所致。
然而,之後的1個月,同樣的情形卻屢屢發生,讓洪先生及家人擔心是心臟出問題所致,積極前往心臟科門診就醫檢查。可是檢查結果皆無異常,直到在醫師建議下,至精神科門診就診後,才驚覺原來是恐慌症作祟!
發作率女高於男!恐慌症致病原因未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易隆表示,臨床上,恐慌症的盛行率約為1%至4%,通常發生在成年早期,平均年齡為25歲左右,任何年紀也都可能罹病,女性罹患機率高於男性,比率高達2至3倍,該疾患致病原因仍舊未明。
當恐慌症發作嚴重時,患者會感受到極度的不適與害怕,會在心中留下恐怖的陰影,擔心下次再度發作。且一般人往往是在懼怕某些事物,產生害怕情緒,才會導致身體出現心跳加速、全身緊繃等不適反應。但是恐慌症與其最大的不同處,則在於恐慌症發作時,是無預警與毫無緣由的。
一旦發作,恐慌症患者往往會在很短時間下(通常是10分鐘內)遽然出現頭痛、頭暈、心跳加速、手腳發麻、冒冷汗、吸不到空氣等強烈症狀,讓患者極度不適到彷彿快要昏倒,甚至快要死掉一樣。
恐慌症上身?13項指標助釐清
不過,臨床上也發現不少恐慌症患者在症狀發作時,往往如同上述案例中的洪先生,誤認為是心臟出毛病所致。究竟恐慌症與心臟病症狀該如何分別?陳易隆醫師指出,恐慌症的第一次發作,通常是無法預期的。一般而言,若下列13項包含身體或認知症狀出現至少4項以上,則需慎防是恐慌症上身:
●
心悸。
●
冒汗。
●
發抖。
●
頭暈。
●
冷顫或發熱感覺。
●
不由自主的呼吸急促或窒息感。
●
喉嚨有梗塞感。
●
胸口疼痛不適。
●
噁心或腹部不適。
●
皮膚感覺異常(麻木或是刺痛感)
●
失去現實感(覺得周遭環境的一切變得不真實)。
●
失去自我感(感覺自己心智與身體脫離)。
●
感到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或好像要即將發狂、擔心自己快要死亡。
治療恐慌症有訣竅!藥物+行為治療助改善
陳易隆醫師指出,雖然目前醫學上仍無法釐清導致恐慌症發生的確切原因,不過可透過適度的藥物及生活習慣的調整,來幫助治療。一般來說,有助提高人體血清素的藥物就有很好治療效果,例如,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抗憂鬱劑的一種),就是精神科醫師使用來治療恐慌症的藥物。
提高血清素藥物的作用通常要等2星期左右才能達到最大療效,且有時會需要合併使用抗焦慮藥物來協助緩解恐慌症的相關症狀,例如,極度焦慮與全身不適。所以,在使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輔以正常睡眠習慣與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休閒與避免身心過多負荷;同時,避免咖啡因或尼古丁的使用,來避免症狀惡化非常重要。
通常治療後,1個月內症狀會有明顯的改善,90%以上病人在服藥後3至6個月內可能逐漸減藥,且不會再有強烈發作。因此,建議進行8至12個月的維持性治療,來有效減少復發機率。
此外,除了使用藥物治療,結合認知與行為治療,提供正確與合理認知,改變思考方向,協助患者以正面思考模式看待恐慌症,使其了解恐慌發作時帶來的身體不適與焦慮情緒的相關性,並搭配肌肉放鬆訓練技巧與腹式呼吸等行為治療,都有助於降低恐慌症的發作頻率。
華人健康網作者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6年8月18日
新百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員:曾坤琦(三省一生)
地址: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11號B1
發富專線:07-2118888
分機電話:07-2118888轉212
聯絡專線:07-2414748、07-2419575
委任期貨商:大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商許可證號:100年金管證總字第0066號
留言列表